
新生儿主要着重感官神经的刺激,为视觉和听觉的发展阶段。宝宝能俯卧并把头抬高高的,目光会跟随活动中的人或物品移动,注视说话人的脸。能用大拇指及四根小指头抓取物品,也能抓起自己的小手放进嘴巴。除了会呵呵笑出声音,还会发出许多其他牙牙学语的声音,用模糊的语言来沟通;这时期爸爸妈妈可以经常拥抱或按摩宝宝,多陪宝宝进行一些有趣的动作游戏,有助于感觉统合发展。
发展游戏
方法
宝宝的反应
唱摇篮曲
爸爸妈妈可以以横抱的方式抱着宝宝轻轻摇,或是躺在身旁陪伴并轻拍宝宝的身体,配合柔和旋律哼唱着摇篮曲。
宝宝同时感受身体打着拍子,耳朵听着旋律,慢慢摇晃的刺激,增加宝宝心理的安定感。
躲猫猫
在宝宝颈部可以自由转动的情况下,将像摇铃之类有声音的玩具,放在距离宝宝眼睛20~30公分处摇晃,试着慢慢的左右摇动。
让宝宝视线可以跟着摇铃移动,增进颈部支撑的力量;因为爸爸妈妈动作及声音的刺激,增加宝宝对环境的好奇心。
握手加油
握着宝宝的手,一边说:「加油!加加油!」一边左右摇动宝宝的手。
宝宝一边听着爸爸妈妈的音调节奏,在活动的同时,「被握着」的感觉与未来宝宝「触摸分辨」物品的发展有关。
◎毛毛虫爬爬婴儿期此时期宝宝处于感官神经发展阶段。宝宝开始学会控制自己身体,会认人,怕陌生,学着开口叫人引起注意;从翻身、坐、毛毛虫般蠕动,膝盖着地跪爬到扶东西站立是婴儿期发展的基本动作,达到每个动作发展的目标,对宝宝来说相当重要。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各阶段的发展上给予适当的辅助,让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,获得最佳的学习成效。
发展游戏
方法
宝宝的反应
ㄅㄨ!ㄅㄨ!纸箱车
把宝宝放进空的纸箱,爸爸妈妈一边说着「ㄅㄨ!ㄅㄨ!」在前面拉或是在后面推动,可以用宝宝喜欢的速度与距离来进行游戏。
透过纸箱车的移动、静止、加速,让宝宝感受自己的身体;在大人说:「出发啰!」宝宝会预测接下来的动作,产生期待的心情。
叮咚!掉下去了
将宝宝手上握住的物品,放进洞口的游戏。可以将洞口弄成圆形、长方形或者大小不同的洞口,还可以继续发展成学习辨识形状及大小的游戏。
在洞口前有意识打开手,可使手眼协调动作更进步,宝宝听到东西掉落的声音,与看到东西不见的惊奇感,让宝宝可以反覆玩上好几次,享受其中的乐趣。
怎幺不见了?
将爸爸妈妈手中的玩具,在宝宝面前藏起来,让宝宝找找看,但不要让宝宝有太过焦急的情绪。
伸出手,引导宝宝主动扳开大人的手掌,让宝宝从了解「看不到东西并不代表那东西不见了!」进而理解到「物体恆存」的概念。